close

誰來晚餐?

因為在外租屋的關係,每到三餐時刻,便是最頭痛的時候; 鄉間每到晚上,萬籟俱寂,居所之外,盡是矮屋和蛙蟲鳥鳴,猶如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一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要覓得一餐,還頗費一番功夫的。

有一天,在書店,恰好翻到一本>,原本以為應該是一本可以提供給我「吃」的解決之道,沒想到,它說的不是「解決晚餐」的方法,而是一本「與人互動」的書。

書裡的描述,大概如此。一位老太太,住在荒僻的山裡,交通不便,外食不易,但經常有各式各樣的「人」旅行而過,老太太眼睛看不見,然而,對於料理晚餐和佐料的擺放,卻一點也沒有困難。每當晚餐時,便有一陣陣的飯菜香,竄出門外,吸引睡美人、小紅帽、白雪公主、大鯨魚、長人等奇形怪狀的「人」敲門。老太太前去應門,來者不拒,她看不清每個人的長相,只能一邊吃飯,一邊「聽」他們說一些奇怪的故事; 藉由與他們說故事的互動中,老婆婆交到了一位又一位喜歡閒聊的知心好友。

書讀到此,一股窩心之感油然而生,雖然無法真正解決我的晚餐,但也填飽了心靈!雖然是虛構的故事,卻給了我們無限的啟迪。原來,一頓頓的晚餐,不只是味覺上的享受,而是更多人際上的交流與心情的分享。

回憶我的生命歷程,因為母親勤儉持家,從小,三餐總是由她一手包辦,母親嫌外食東西不便宜,又不見得衛生好吃,久而久之,對於外食、聚餐這一類社交活動,我幾乎是無緣享受。在一次的大學同學會,應該是我生平第一次和同學在外用餐,我才驚覺,這頓飯大概十分鐘就能吃完了,但我們坐了將近三個小時才離席; 扣掉用餐時間,其實我們都在聊天呀!

在社會忙碌運轉之際,或許能夠與朋友好好享用一頓晚餐,是生活中最難得的奢求吧!忘記誰曾這麼說了:「一頓飯,一個朋友」,意思是說,吃了這頓飯,聊了二小時,不熟的都該熟了,除非話不投機,坐立難安,半句閒聊都嫌多; 如今聽來,還頗有道理的。官場上的人說:「吃頓飯,事情就好辦」,難怪,交際應酬總是在官場、職場間,應接不暇; 吃頓飯,還別有用途呢!

不過,這本書,更要告訴我們的,其實是吃晚餐未必要選擇外面的餐館,也許也可以試著在家裡開伙,用一些便宜的食材,煮一些簡單的料理,也能夠吸引大家一同歡聚; 畢竟,醉翁之意不在酒,相聚也未必一定要有山珍海味才能盡興呀!況且,簡單的家常菜,不是更有一起享福、惜福的味道嗎?重要的是,不要一味地將自己鎖在屋內,獨自用餐,偶爾邀朋友到家裡客,或是每個人帶一道菜,當做一次的派對,都可以拉近人際間的距離,拓展交友的視野。

朋友們,今天誰來晚餐呢?你要當那一位掌廚的人?還是你要當一位純粹的品嚐者呢?無所謂,好朋友聚在一起吃飯聊天,就是一種福氣,一段緣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