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飲食不及格
報載多數大學生的飲食不及格,正餐常以垃圾食品為主,亦常有吃宵夜、不吃早餐及蔬果的習慣。其實,這樣的問題存在已久,但也絕非是學生單方面的事,學校或多或少也該擔負一些責任。
在學校方面,學校通常都設有校園餐廳,包括自助餐、簡餐店、快餐等,自助餐價格較便宜,但菜色往往全學期毫無變化; 學校為了方便供應龐大學生族群,自然而然就是以當兵式的大鍋來烹調; 我們也知,正值小大人的學生是很重視飲食品質的,尤其部分女學生又是喜精緻美食、重質不重量,因此這類的自助餐對某些學生是不符合口味的。而簡餐店的價格又偏高,學生當然退避三舍; 快餐店勉強成為學生的選擇。
部分的大學位於偏遠地方(山上、市郊),因此這些地方的餐飲店當然就不多,但是一些攤販或是餐車卻在校門口大排長龍起來; 這些業者賣的通常就是易打包、方便食用的,而這類食品通常營養比例不均衡,如壽司、肉粽、麵線糊等。所以不喜歡騎車到市區的學生,就乾脆直接走到門口買一下就地解決了。
加上便利超商充斥市面,往往一個大亨堡、泡麵、關東煮、國民便當等就能打發一些學生,學生當然就不想再花錢去吃頓正常的一餐了。
大學的自治幹部裡有「伙食委員」,主要用意即是彙集學生對餐廳的意見,針對學校的伙食提出建言,但設置此委員流於形式,絲毫沒有發揮作用。學生本身當然也要有自覺。大學生算是青年的發育時期,營養當然不可少,體能也絕對要充沛; 然而因為難得脫離家人的監控之下,許多比較不會想的學生,當然就我行我素,也讓大學的獨立自主頓時變得空虛。
到了大學,學生大多知道飲食的重要性,但礙於大學生活安逸的關係,要實踐真正有營養的一餐也更形困難; 學校也可以定時調查學生的飲食狀況,以適時提供健康衛生的飲食宣導。
- Oct 03 Tue 2006 08:58
大學生飲食不及格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