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秋送禮馬屁文化
每逢佳節總會有學生家長送禮的情形出現; 中秋節即將到來,最近亦有家長送禮盒到辦公室給老師,只見老師推亦不是,收亦不是,令雙方都尷尬。
今年剛接新的年段,對於班上的學生家長較不熟悉,然而至今亦有幾位家長送禮盒過來,意即感謝我對學生的付出以及繼續期待督促其孩子。雖然早有規定公教人員警政人員等都不能接受紅包等賄禮,但基於教師與師長的友善關係,教師通常也會私下收禮,表達謝意。
這種類似情形,說得好聽點是「尊師重道」,說難聽點,就是所謂「馬屁文化」; 古時孔子有言「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亦即只要自願拿著十餘幹肉為禮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可見這種送禮的文化,在很早的教育界就存在了。
但是從古至今,社會的變遷何其大,教師的尊嚴也不像以往那麼地崇高,更有人言道:管教別人的孩子是多管閒事,只要男生不打架,女生不懷孕,就算是功德圓滿了。送禮,充其量代表的是我當家長的在乎老師,但卻不表示學生在乎老師; 所以用禮品來促進師生關係或是化解師生曾有過的對立,是行不通的。而某些家長往往由於工作關係,無法親自送禮給老師,會委託學生或是聯合其他家長一起購買,而這出現二個問題,其一是學生是真心想送老師嗎?或是父母逼迫的?聯合的行為是否會動用到班費或是造成老師困擾。
如果有送禮的家長是希望其子女能夠獲得較妥善的照顧的話,那麼沒送禮的家長否意味著已不在乎孩子的學習?若是這種拍老師馬屁的文化一旦形成,可能又是另一起的變相教育商品化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