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腳踏車課程 人人喊打
教育部有意將腳踏車的學習納入課程當中,引發多數家長的反彈;此立場若站在環境考量與身心健康的立場來看,的確是良法美意; 但長此以來,從教育部在校園所推動的政策,往往讓人有「好大喜功」之感; 如一人一樂器、一校一藝團、游泳課程等。
個人以為,腳踏車的學習沒有必要納入課程當中; 許多家長在孩子幼稚園時,早已體認到這是「基本技能」,買下了二輪、四輪的車讓孩子在家騎騎,順便學習,就算家長沒空指導,孩子騎久了自然而然就會了,根本輪不到學校老師插手的餘地。君不見每年寒暑假都有好些小勇士環台的創舉!這絕非是出自學校教師之手的。
任何技能或學科一旦列入「課程」當中,勢必會產生「競爭」作用。今天孩子們學會了最基本的騎法,覺得平淡無奇,善出點子的孩子開始尋求其他刺激的騎法,如單輪、翻騰、高空轉圈,這些動作都是專業人士的危險及特技表演,我們難保孩子不會在下課時沒有任何安全防護下脫軌演出。
筆者唸國小時,環境單純、車流量不大,學校老師三令五申禁止我們騎腳踏車上學; 現在的社會早己急遽變遷,街道不像街道、開車的人橫衝直撞,上級竟敢執行這項法令,真令人不解。運動不是只有騎單車,簡單不花費錢的如打球、慢跑、走路、爬樓梯都是在學校可讓孩子接受的範圍,何必在一些校園不友善、道路不寬敞、經濟不允許、家長不放心的狀況下,去執行一個近乎人人喊打的政策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