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竹而心靈躍--溪頭

對於溪頭,我總有一些撲朔迷離的想像。溪頭的名稱早已在台灣生態旅遊界佔得一席之地,然而,對於溪頭,我卻是生平第一次造訪; 用虔誠的心,來體驗這生態森林的瑰麗。這三十個年頭,走遍台灣好幾條古道,攀越好幾座高山,駛過好幾畝阡陌良田,就是不曾踏過溪頭,好似一種不懂得禮敬生態界大老一般; 然而,就在某個初秋時節,我竟然熱血沸騰地,想一窺究竟溪頭有何山中寶藏,否則又如何擄掠自然愛好者的心呢?

    便恣意驅車,自高雄啟程,沿國道三號一路向北,在竹山下交流道; 約著二個半小時的車程,便可抵達。初入竹山,眼簾一片蒼翠,尤其自鹿谷經廣興往和雅、溪頭、杉林溪一帶,更是挺拔蒼勁的綠那是竹林建構出來的綠色世界; 我猛然想起<菜根譚>裡所謂的「風過竹林不留聲; 雁渡寒潭不留影」大概就是這般的竹林意境吧! 兩旁的竹林,在秋風偶爾襲來的瞬間,沙沙地聲響,穿過林間,穿過每一道蕭瑟的光,直至寧靜的空氣接住秋日帶來的涼意,才在我們馳騁的林徑大道上,凝結住光影的片刻。

    我也猛然憶起,小時候讀過一篇課文<溪頭的竹子>,老師滔滔不絕地講解著溪頭的竹子何其堅挺,何其珍貴,我們卻一點也沒有興緻,因為年幼帶點稚氣的毛頭小子,怎能體會竹子帶來的古意盎然與騷人墨客「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簫」的灑脫呢?回首往昔,我們心中不曾有森林遊樂區的美麗憬,儘管它名之為遊樂區,卻和搖滾樂園、雲霄飛車難有連結,我們只能隨著課文裡的插圖導引與情境脈絡,然後緩緩地想像,這一帶會出現哪些誘人、引人入勝的畫面。

   二十年後,我親臨現場,猶似時光牽引著我們對大自然有更深層的悸動,那些我們曾趨之若鶩的人工造景、遊樂設施、燈紅酒綠的喧囂與浮華,也真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悄悄蒸散。我們逐漸戀上大自然的溫柔-一種又青又綠,又淡又雅,又和煦又天然的元素吧!就在這一段通往溪頭的道路上,我深深地因這景緻與感受,倍覺沁人心脾與通體舒暢。

    溪頭在現今四五十歲人的記憶中,也帶點青春的羞,有多少男歡女愛的浪漫記憶,在此烙印,又再度浮現; 每一條林徑,都有著曾踏遍的足跡,每一座涼亭,都有著溫熱了的木頭座椅,每一棵古木,都見證了愛情故事。翻開這泛黃的扉頁,對於溪頭,他們總有一些想像,甜甜的,也帶著酸味、惆悵,這不就是戀愛的滋味?還有那溪頭大露營,也不知在野火炊煙裊裊升起的當下,燃燒起多少熊熊烈火式的愛,不知道哪一隻曾牽過的手,才是永恒的摯愛。每一個在溪頭佇足的人,都有著訴說不盡的故事,就像秋風颯颯穿透林間永不歇息的風一樣,不斷地製造、循環,甚而書寫、封存。

    我愛溪頭,其實也說不出是怎樣的愛;但我倒是很愛寧靜、開闊的感覺; 在一條通往神木林的祕徑上,我放眼望見左方一座座巍峨聳立的高山,盤踞在地球的表面,上面滿是落葉松、銀杏樹、針葉林等不知名的植物,以及不高不低的山岳、丘陵座落其間,間或幾棟錯落的房子安插其間,灰黑帶點因朗朗晴空而乍現的鮮紅屋頂…,當這些全在日光的灑落下,竟顯得美如織錦,視覺是如此地開展與震撼,而心覺也不知不覺地舒坦起來; 在這般的寂靜中,只有遠處依稀傳來幾戶狗叫聲,幾隻高山鳥劃過空氣的聲音,幾棵樹木因風而吹動搖曳的聲音,還有登山者踏過落葉滿泥的沙沙聲; 是呀!我何必擔心孤寂?大自然即為吾友,有天地相伴,有聲色相依,心靈何等充實而豐盈?

    不久,來到大學池,這也是溪頭裡名聞遐邇的景點之一。一片帶點青濁的湖水,上方偎著竹製拱橋,許多人總愛以此為背景,或是站在橋上搔首弄姿。之所以命為大學池,乃是因為這是早期許多大學生必到此辦活動、露營的地方。現在的大學池,雖然少了那一股學生時期所擁有的單純! 我倒覺得,過多的遊客與過多的商家,在這一帶如雨後春筍般地設立,也許是為了服務民眾,也許是開創商機,也許是研究需要,但我總覺得,在自然景觀與經濟開發間,仍應取得某種程度的平衡,才容易讓人留戀吧!

    沿著大學池,往觀景步道沿線拾階而上,約莫三十分鐘的步行距離,還有一處令人驚豔的「天空步道」,步道全長220公尺,高約20公尺,由上往下俯瞰,也頗有不同興味。從天空步道放眼望去,盡是筆直挺拔的神木,高聳入天,猶如頂立於天地間,而我們就像攀爬其間的小猴子,能夠觸摸樹皮,快活地又帶點淘氣的心情在廊道上漫步著。

    溪頭隱身在鹿谷鄉的南部,一個遠離囂卻令人為之心神暢快的景點。太多人,總愛往大城市朝聖,走時尚的潮流,但我總偏愛溪頭這種寧靜、踏實這種感覺; 不必刻意地宣傳、裝飾,就像溪頭竹子帶給我們的君子風度一般,翩然而獨具風骨,只要我們願意造訪,它都能帶給我們莫大的心靈饗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