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戰鬥青春青春染紅了鳳凰,午后的蟬噪逐漸在枝頭響起,又到了畢業季節,每個六年級的大男孩大女孩們,早就像脫了僵的野馬,在教裡灑下了滿腔熱血。
    這段期間,其實孩子的浮躁大於感傷,欣喜大於離情,每一位六年級的畢業班導師,都在困擾著: 究竟該如何與他們「戰鬥青春」、「安定神經」?
    二年前,曾經有一個六年級的男孩子,因為精力太過於旺盛,每一節上課、下課,都像吃了搖頭丸一樣「high」到極點,要他靜心休息,比登天還難,最嚴重的情況,還曾經興奮過頭,而真的「跑去撞牆」,導致頭破血流,木塊上的玻璃也應聲破裂。
    後來,我們採取許多精力發洩的方法,包括對著操場大喊、每天早上下午各跑操場三圈、打籃球、整理資源回收、學陶侃搬重物…等,我們發現,藉由打籃球的抒發管道,其實可以穩定小六生焦躁不安的心。
    幾乎每一間小學都有籃球框,但可惜的是,小學的體育競賽中,並沒有像國高中,有積極地球隊或社團,課程中頂多只是運球、投籃,很多的競賽規則,其實學生並不清楚; 於是,我們幾位老師,便真的上網觀看NBA,再找幾個正式的比賽片段,和學生一起分享,並鼓勵學生利用下課時間,多到球場「發洩」。
    二個星期下來,學童的體能明顯變好,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多餘的精力可以留下來搞怪,所有的學生,一看到老師的指令,就知道該做什麼事; 一聽到鐘聲,就知道該進教室; 一看到有同學將體力發洩在不當的事物上,便會馬上告知我。那個時候的秩序,有了明顯的改善,也映證了腦科學的二個實驗:第一,透過運動,可以改變行為,養成正向、樂觀的態度; 第二,運動可以抑制負面情形,使得團體的紀律得以凝聚; 確實,在籃球的競賽、摸索中,我們都在成長。
    更令人驕傲的,其實是有些成績不佳的學生,他們四肢發達,更可以透過國中體育班籃球組的甄選,順利升學; 而且在國中青春叛逆的階段,若有教練的督促與籃球練習的單一目標,也不容易讓孩子誤入歧途; 當然,學校就有幾個孩子,考進了國中籃球隊,讓他們更有機會琢磨技藝。
    有些人認為籃球太激烈,容易和球友有肢體衝突,這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只要老師、裁判能在居中協調,讓學生學習在球場上以「理」服人,而非以「力」服人,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教育; 籃球可貴的,也在於團隊的精神與默契的培養,如果隊員沒有彼此做好防守與攻擊,如何打出致勝的一擊呢?如果沒有默契的話,如何讀出術語與暗號呢?
    我總是想像著,滿樹的鳳凰花,就像孩子在球場上的榮耀; 蟬聲鼓噪,就像是場上的喝采加油聲。當孩子過於浮躁,經常惹事生非時,不妨找個宣洩的管道,提供孩子正確的抒發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