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戲劇
戲劇--或者現實,或者虛構,總在舞台上代表著一種短暫的捏造與時空的幻想。搬上舞台的戲,稱為舞台戲; 操控在手中的戲,稱為掌中戲; 用玩偶來操控的,稱為布/木/紙偶戲; 不發出聲音來表達的戲,稱為默劇; 廟口巷尾隨意搭蓬的戲,稱為野台戲。不管是郡一種戲,所表現出來的同一特點,就是「戲裡戲外的角色,不要等同看待」。
最近看了一場由南風劇團所製作的「玻璃動物園」,當中的每一位男女主角,都是由北到南巡迴,而且是現場演出! 劇裡的女主角,每一場都是以悲淒、跛腳的樣態呈現,相信她這麼悲慘的角色扮演,想必吃盡了不少苦頭。跛腳,一般人是可裝模仿的,但是要將跛腳與對白、肢體動作、面部表情、場景移動結合得唯妙唯肖,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演出的。當我看這部戲的時候,我還納悶著這位女主角是不是天生的跛腳?不然怎麼可以演得這麼自然?而且從北到南都是同一個樣子出現?那一場演完之後,我去找她簽名,才發現她是一位雙腳完美無缺的女孩子。
原來,戲裡戲外的角色,真的不要等同看待,否則容易流入一時的情緒失控,如感傷、生氣、焦急。也因此,當我們看一部電影時,常說這位男主角真是個大好人呀!我非常的欣賞他; 但是,假如有一天,走在街上,你果真遇到了這位男主角,他會真的如電影裡所扮演的那樣體貼、溫柔、善解人意嗎?又如戲劇中的女主角,可能飾演的是一位心狠手辣,面目兇殘的媽媽,恨不得能從電視外把那位媽媽掐死,但是戲畢竟還是戲,這位媽媽回到現實的生活中,也說不定是個慈祥和靄又心寬體胖的好媽媽呢!
所以,當我們在看戲劇表演時,常會用戲劇裡的角色印象,將之嫁接在現實生活中,來決定他卸下面具時的形象。因此,當我們在看戲劇表演時,絕對不能把「成見」與「刻板印象」,從戲裡帶到戲外,也不能從戲外帶到戲裡頭來。
有人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確,一點也不假。人生每一天所過的日子,都不完全相同,或苦悶或歡愉,或憤怒或高興,或失落或得意,或百感交集或苦盡甘來,或披荊斬棘或平步青雲…,因為有各種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的元素滲雜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才能讓人生充滿不可預知和戲劇性的變化。也許這一刻是個健壯的青年,下一刻或許不小心被車撞倒,成了一個昏迷的植物人; 又比如現在是個行將就木的老人,但吃了一顆糖果之後,就變成一個童心未泯的小孩子。戲劇是經過刻意安排的,人生也是由老天刻意安排的,只是我們不知道明天的自我,究竟被老天賦予怎麼樣的結果。一齣戲,長則有連續演出的,短則有十分鐘的話劇; 人生也是如此,長則長命百歲,短則一出生就夭折; 生命長的人,生活未必精彩、有意義; 相反地,生命短的人,生活未必單調,也未必抑鬱難耐。人生的價值,應該就像一齣戲一樣,演得有意義,有深度,得到群眾的喝采!
有些人喜歡做夢,往往夢到自己考上好學校,嫁到好丈夫,夢到自己高票當選,升官發財; 但是等到自己飽睡一場之後,才發現原來都只是夢; 那些在夜裡的功名利祿,統統在清醒之後化為烏有。有一個朋友曾經跟我說,如果生活無聊的話,就乾脆睡一覺去吧! 因為睡覺做夢就有趣多啦!
「戲夢人生」,確實可以讓人暫時拋開現實,往夢裡尋找有趣味但無厘頭的世界; 但是如果當我們一直沈醉在夢境的虛擬與幻想的醞釀下的話,還真會被笑「作愛」、「酐眠」呢!
台灣最近的政治話題,也風風雨雨; 一下子總統是誰和誰配,一下子又誰退出參選; 一下子誰搞政治利害,一下子又誰告誰毀謗。這些戲不但在政壇上一拖再拖,更讓老百姓詬病,恨不得賞他們幾個巴掌,更被嫌「歹戲拖棚」呀!真正的好戲,不會一直有廣告,也不會穿插沒營養的內容; 相反的,不好的戲,總是加入無關緊要的把戲,胡亂地加油添醋,到頭來,還真搞不清楚整齣戲的劇情究竟是如何,只發現,花了一大堆時間在戲裡。
回到現實的生活當中,因為有人認為人每天活著過日子,總是無聊透頂,所以乾脆找個戲來放鬆一下自己。因此,才讓這些戲劇、電影能夠不到幾個星期,就推出強檔好戲; 也才能讓我們的視覺,受到緊鑼密鼓的刺激。
戲劇,可以激發我們許多想像和創意,也把現實的題材,用聲光效果加以渲染; 不但滿足了我們的「眼慾」,也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戲劇,可以合宜地反應出目前的社會現況,以引起眾人的矚目; 戲劇,也可以適當地融入幽默與喜感,以稀釋人生苦短的憂愁; 戲劇,可以表達出人情冷暖,以感化人們心中的善念,舉手之勞; 戲劇,可以化解人類曾經有過的罪惡、衝突與劍拔弩張,以收到春風化雨之效。
戲劇是現實的縮影與歷史的翻版。既然戲劇承載著這樣的社會責任,就應該盡其所能地讓人心向善,走向光明,並將那不盡人意的現實狀況與腳步踏過的傷痕,再重新思索、省視,啟迪人們的思維與觀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