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向的態度面對人生
常常有朋友跟我說:「為什麼我每天看起來都是很快樂的?」我依然笑著回答:「也沒什麼煩惱的事纏著我呀!」其實不是沒什麼大事纏著我,只是我懂得如何去化大事為小事、化阻力為助力、化悲觀為樂觀、化生氣為朝氣; 這麼一來,我並沒什麼理由說服自己往負面的情緒思考。
心理學的範疇,看似狹隘,卻又淵博
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有學者在研究一門學問,這門學問看似狹隘,但探討起來卻又淵博-心理學,舉凡認知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犯罪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近年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每人面對的是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成受的外在壓力不可謂不輕,其中又以人內在壓力為重,這個內在壓力,就是心理學的範疇,其餘如大腦結構、神經組織、身體功能,乃至思考、語言、行為、抉擇,再至與他人、社會的互動、溝通,俟人無法適應這個社會,而在身體產生病變或是心理產生焦慮時,這些一連串的問題,都是心理學要探討的。
我們心裡充滿負面元素
其實,台灣人常被負面的情緒牽絆。我們容易對一通詐騙電話生氣,對他的行為不檢生氣,對老闆的不公平待遇生氣; 但是我們並不太會對那隻狗在遠方的公園吠叫而生氣,也不會對陌生人因受了委屈而咬牙切齒生氣; 簡單的說,台灣人不喜歡用正向的情緒去看任何事情,但台灣人有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對於不關己的事,就算有何等重要,我們不太在乎; 但如果是與自己切身相關的事,那芝蔴都有天大!不信的話,慢慢觀察!
我們的心理學,甚至連媒體也是一向如此:只注重在悲傷、病態的行為上打轉,但卻很少正向看待一個正常人的行為,因為正常的消息,平淡無奇; 反倒是帶有嘲弄、悲情的才能廣為眾人接受、吸引目光; 因為我們每個人多少都有這樣好奇、挖掘異於常態的心態。可惜的是,一旦如此,我們的心理會更沉重,卻忘記預防勝於治療; 其實我們的心理學應該往正面、積極、樂觀的面向去走。
正面積極的力量
心理學上有個轉移暫時性感受的正向理論-認知失調理論。這個理論是說,當你的行為和原來的信念不符時,會試著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像印度人長期以來會發展出一套因應焦慮的機制,比方說現在有場大地震,死傷人數非常多,按理說應該是相當難過的,但是懂得轉移心態,與生活自處的人,會認為下次還會發展出一場更具規模的地震,用以安慰這場地震其實只是小事一樁罷了; 也許是鴕鳥心態,或是逃避現實,但這終究是暫時拋開憂慮的一種方法。
我以前在學校裡,一直誇讚小朋友表現多棒,功課寫得多工整,但是事實上,並不是每次說出來的話都是實話,有時只是想給他們一些正向的鼓勵罷了。後來,我慢慢發現,這樣子的讚美有點虛偽,於是我開始訂出心裡的量尺,不輕易讚美,雖然孩子明顯沒有以前受到讚美的那般快樂,但是他們的表現和水準卻跟著提高; 快樂一定要有原因、沒有負擔,快樂不是在鏡子面前大笑三聲,也不是大叫我最棒; 因為沒有支持快樂理由的快樂是不會快樂的,就像愛情沒有昇華到精神層次是不會天長地久的。
金錢無法解決負面情緒
台灣這些年來憂鬱症的比例越來越高,其餘如迫害妄想症、精神分裂、情緒失調的也大有人在。除了壓力會產生憂鬱外,日前某雜誌也闢一專欄提到:寂寞也會產生憂鬱,但偏偏台灣人單身、離婚的人口越來多; 從網路的愛情公寓,超商寂寞公仔、瑜珈人口的增加,大概可一窺台灣寂寞人口的比率。遠離寂寞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事情」,當你有事情做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聚焦於工作上,而不會想著心理寂寞的感受了,久而久之心理就慢慢有正向情緒的元素了。
其實,政府在提供解決憂鬱、自殺、悲傷等負面情的措施上,著實應該再加緊腳步才是; 但是我們的政府在面對這樣子的情況時,往往就是一道行政命令-發錢—靠補助金來補洞; 但說真的,錢是一種支柱,但錢絕對無法解決這類心理上的問題,我們所要的,是一種長期計劃、完善措施與正確政策,但這是要靠時間慢慢積累的。而有這類心理問題的人,又往往急於一時想解決當下問題,而造成他們等不及的心態發生。日前政府編列了筆經費,除了充實社福及醫療設施外,我們很慶幸政府撥了一筆經費運用在社工人員上,真令人感到欣慰。
靠智慧解決問題,讓正面力量發揮效益
以往農業時代,大家忙完農事,坐在庭院乘涼,毫無壓力; 現代人一下班,公事忙完了,剩下一段空白時間,這段時間,正是影響一個人的心情,而正面積極思考的力量才是彌補這段時間所應具備的。正面思考不是逃避事情,它是一種靠智慧才能解決事情的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