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創意遊戲--生字部首動動腦
教學設計玩思考-生字部首動動腦
為了瞭解學生對於識字量的多寡,我設計了一個生字部首動動腦的小活動
。
活動是這樣進行的,我先在黑板上寫一個部首,例如「水」,接著請學生說
出以「水/三點水」為部首的文字,學生的答案很多元,包括「江、河、澈、洋
、滴、海、游、泳」,有了這樣的示例說明之後,學生就比較能瞭解接下來該
如何進行了。
於是我採取小組競賽的方式,讓他們可以互相腦力激盪,看哪一組可以想出
最多的字; 我發下預先設計的學習單,內有三個小關卡,每個關卡都是五十格,
代表可以填寫五十個字,只要我喊出一個部首,孩子們就必須儘快把想到的字
,填入格子中; 過程中不可以翻閱字辭典,也不可以查找任何課本、講義資料,
更不可以任意走動窺看其他組別的答案; 數分鐘過後,看哪一組寫出來的字最多
,且最為正確,即為優勝的組別。規則講解結束之後,競賽便開始了。
說部首,勤寫字,小組競賽我最優
首先,我喊了一個「手」部,包括原來的「手部」,以及偏旁的「提手旁
」,只見每一組的組員,開始拼命的抓頭思考,迅速下筆,對於不太愛寫字的
孩子們而言,此刻反而讓他們不知不覺間愛上寫字,而且跟本沒有時間抱怨文
字的書寫的數量。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一開始我給予五分鐘的時間,發現小組
合作出來的結果,平均竟然只有約十五個字,有點出乎我意料之外,於是我又
延長了三分鐘,期盼他們可以增加到二十字; 而同樣的競賽活動,在五年級測試
,五分鐘平均可以達到三十字。
在這個過程中,有小朋友會不斷詢問組員或是老師:「有沒有這個字?」、「
這樣寫對不對?」,我請他們先停止詢問,儘可能地把所有心神都先聚焦於文字
之上。當然,在過程中,會有同學不斷地四處張望,為的就是要看黑板上、牆
壁上、教室佈置裡,是否可以找到相關的文字,果真,班級的佈置裡出現了「
勤打掃、有禮貌」,小孩子果然找到了「打、掃」二字。當我看到學生已經「
擠」不出文字的時候,我會給予適當的提示,而這種提示,也未必是每個學生
都能意會的,例如:「在運動會的時候,有一種體育項目,是兩組人馬,拉著一
條繩索,看哪一組人馬先把中間的線段拉過來…,這個體育項目中就有『手』
部的字」; 又如「在我們的英文教室的門上,有一邊寫著push,有一邊寫著
pull,請問這兩個文字是什麼呢?」當學生知道答案時,我會請他們先忍住不要
大聲說出來,只准向組員說並寫下來; 這樣的提示與互動的設計,都可以增加遊
戲的變化性與精采度。
生字部首,字形字義共連結
在「手」字旁結束之後,我繼續玩了第二關與第三關,分別是「口部」、「
水部」,規則與之前的玩法相同,孩子們熟悉這樣的操作流程之後,書寫的國
字量越來越多,下筆速度越來越快,也越能歸納出生字與部首的關係。在「口
」字的部分,孩子們了解到,只要和嘴巴的動作相關,或是和語言、說話有關
的,都可能是口部,包括「喝、吃、哈、叼、咬、吸…」、而「水部」則與「
水」有關,例如「海、溪、湖、泊、淵、清…」; 無形中,學生對於字形與字義
,也有了某些程度上的連結,當然,並非所有「水、口」部首的字都有其字義
關係,但至少佔了七成以上; 當學生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未來他們看到「貝部
」、「虫部」、「來衣部」…等,或多或少可以透過字形辨析來了解其意義。
過程中,有三年級的學生詢問:「老師,是要口部的字,還是只要文字裡有
口就可以了?」一開始我在設計活動時並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沒想到學生果然思
考敏銳,瞬間就幫我想到了活動的缺失與未來可以繼續引導與設計活動的方向
。由於三年級的學生剛從低年級升上來,我允許他們寫出「只要文字裡有出現
口、水、手」的部件即可; 而五年級由於識字量較豐富,因此我請他們寫出「部
首為口、手」的字。
生字部首學文字,口語表達不得少
遊戲到了這個階段之後,為了加強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我進一步引導他
們說出「語詞+字」,全班當評審,正確的才能得到分數; 例如:「打球的打
」、「拍手的拍」、「推擠的推和擠」、「拔河的拔」、「太平洋的洋」、「
江先生的江」、「溪流的溪與流…」,如此一來,我確定了他們的字,也確定
了他們能從字造出正確的詞; 而若有小朋友說出來的是「很少的掃」、「剪刀的
撿」、「吸管的溪」、「合作的河」,則不給予計分,同時還要全班共同訂正
,加強字詞的辨識度。
這個遊戲的目的,在於訓練學生對字的敏銳度; 為什麼不讓學生查字典呢?因
為學生查字典,只要翻到口部,從一畫的字抄寫到二畫、三畫、四畫的字,如
此一來,其實沒有什麼意義,只在比賽書寫的速度罷了; 所以,我才請孩子們「
用腦思考、回憶曾經讀過的字,看過的學過的字。在語文的學習上,「讀、聽
」都是一種「輸入」,而「說、寫」的則是一種「輸出」,當學生有了經常性
的輸入時,才有辦法順利又正確的「輸出」,而輸入與輸出越來越頻繁時,對
於語文的學習,便會迅速提取,增加靈活度,逐步累積語文的能量。
學生回饋,老師精進成長的動力
在這次的文字活動中,學生玩得不亦樂乎,我也相信他們對於生字的學習,
以及往後對於生字的敏感度,都會增高。珮玟說,他很喜歡這次的活動,讓他
知道學習生字可以後部首開始; 巧芳說,以前都會拿字典或上網查生字、找部首
,可是不知道部首可以組出這麼多的字; 勝博說,他以前就覺得很多水部的字,
都和水有關,今天經過老師的解釋之後,原來「真的有關」,而且口部、虫部
也都和說話、昆蟲有關,他覺得中國字很有趣; 致安說,希望下次可以再玩其他
的部首,如果可以給同學三分鐘先查字典,再蓋上字典來寫字,也許可以學得
更多、寫得更多。麗情說,在遊戲的過程中,越玩越緊張,很怕輸掉其他的組
別,不過大家團結合作的感覺真好。在這麼多同學的回饋中,我相信這個活動
對學生來說,是有趣而且饒富教育意義的; 因此,也激發了老師繼續發想活動的
動力!
結語-語文結合創思,翻轉學生的學習
文字是語文學習的最基本單位,當孩子們的識字量越來越多時,對於詞彙量
也會漸提高,且在閱讀與書寫時,能減少遇到障礙的可能,進而增加讀與寫的效
率。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這個小遊戲花費老師不到十分鐘的時間,但卻可以
影響學生學習國字的行為與樂趣,更可以讓學生多留意生活周遭的字; 在教學之
餘,若有閒暇,也許可以帶領孩子一同玩文字部首遊戲,翻轉孩子們的思考與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