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漁港風情     文、圖/林彥佑

高雄市由於地理位置特殊,造就出了不少河海地形,也因此海港面積廣大,漁港數量眾多,舉凡小港漁港、前鎮漁港、旗津中洲、大竹漁港,其中又以旗津、前鎮漁港最富盛名,不但歷史悠久,漁量豐富,這幾年來更因觀光旅遊的推行,從前鎮經過港隧道到旗津,儼然形成一條南台灣的陽光大道。

    由於旗津地形狹長,東西兩面均向海,故從北至南形成多處天然良港,每逢假日傍晚,便可見許多遊客與魚販在港口垂釣、拍賣魚貨,運氣好時,還可見到漁船入港,將大批肥美又新鮮的漁貨送進漁市場,再分堆至各個攤位兜售; 原本就充滿魚腥味的碼頭、漁市場,在此刻更彌漫著鹹鹹的海味與嘈雜的叫賣聲; 前鎮漁港漁獲量亦與旗津漁港不分軒輊; 因前鎮漁港臨近市區,再加上附近有小港臨海工業區、前鎮加工區,所以周邊加工倉庫、冷凍倉庫櫛次鱗比的林立著,尤其在中山路、沿海路、新生路、漁港路等漁港四周,更是隨時可見貨櫃車載運,川流不息。前鎮漁港與旗津漁港帶動了高雄市的產業發展,也讓高雄市成了名符其實的海洋首都。

    而前鎮、旗津能連成一帶,完全歸功於過港隧道的興建。在早期,由於沒有隧道,漁貨的往來必須倚靠船隻,而且船隻不大,載貨量有限,加上船運費時,經濟效益不佳,所以於民國七十年,開始興築過港隧道,歷經三年,終於在民國七十三年五月竣工通車,解決了漁貨往返的問題; 旗津的漁獲可以在第一時間內運至前鎮冷凍廠冷凍、加工,再外銷至各個鄰近國家。

    由於貨運配送需要大量勞力,因此這幾年來,前鎮、旗津、小港一帶有大量的外籍勞工,肯吃苦耐勞,資方提供的福利又可滿足其來台所需,所以許多外勞已在這一帶定居落腳,也紛紛開起小吃、理髮等店來,形成高雄另一面的異國風情。

    旗津、前鎮在高雄雖然不像三民、新興、苓雅、左營等高度開發的行政區域,但由於特有的工業區與漁業區,也著實扮演領航員的角色,帶領高雄走向國際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