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事融入課程
今年指考首度加考公民與社會,今年考題佔了不少時事題,引發各界不同的看法。對於此,筆者想談談在國小的教學現場中,如何引導孩子認識時事,與生活週遭的大小事連結。
在班上,我會利用晨光時間實施讀報教育,並且簡單地請班上孩子報告今天的頭版新聞,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在一早就可以知道在台灣、國際上發生哪些事情; 有時是和中外教育相關的,有時是和兒童福利相關的,當然有更多是和各校的活動有關。若有餘力,教師也可以準備大報的頭條新聞,或是上網瀏覽當天的網站新聞,相信這些都可以促進孩子對時事的敏銳度。
現今,各班教室通常都配有電視或是收音機,教師可以利用整點時間或是中午吃飯時間,播放幾分鐘的新聞給孩子看/聽; 在目前各大電視台所製播的新聞,通常都是適合大人看的,但是教師可以針對其中幾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教授給孩子。比方說,提到營午餐的新聞時(全面免費、營養師數量不足、營養標準、學童飲食習慣等),可以和孩子討論,全面免費的好處與壞處何在?究竟怎樣的飲食才合乎標準?無形中,就可以融入課程中,這也就是近年來大力推行的「媒體教育融入課程」。
教師也可以鼓勵孩子做剪報。將一份報紙分成好幾類,有生活、文化、社會、教育、台灣國際大小事等; 每一組輪流剪不同類型的報紙,再畫重點,寫心得或做眉批。校園公布欄、網站也可以設置時事專區,讓孩子上下學或是上電腦課,都可以接觸到時事。
其實,「時事」,對孩子而言看似枯躁難懂的新聞名詞,但是只要教師運用得宜,引導適當,相信孩子一定可以漸漸掌握時事對生活的重要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