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科書出現許多虐待動物的敘述及圖片,讓許多小學生莫可奈何,也導致他們的價值觀錯亂,不知道該以何種態度來面對動物的生命。
筆者擔任四年級的師,在本學期的自然課,有安排養蠶的進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即是許多蠶、蠶卵及蛾,紛紛被螞蟻咬死了,數十隻的生命毀於一旦; 其他養到最後,有數百顆蠶卵的,有的學生不想再繼續養下去了,問我麼辦,老實說,除了送人、繼續養之外,我也不知該如何解答。還有養甲蟲的,因為飼料不便宜,再加上定期的清理,許多養到一半,都遭到父母的「禁令」,輕者放生,重者則不堪想像。
關於此,我們的確都需要再教育。課本應該告訴我們,如何飼養動物,以及繁衍之後,如何妥善照顧; 在坊間常看到有狗、貓等大型動物的專賣店,但是類似昆蟲這類的「後代問題」,誰要「收容」呢?老師、家長、學生都應該要有這方面的認知,以避免過多無辜生命的產生。
若要飼養小動物,也可以採分組的方式,全班共養一種,分組輪流紀錄,或是每組飼養一種,互相觀察; 學校也可以成立「動物園區」,以實驗會用到的動物或昆蟲為主,如此一來,將不會任由學生惡意「撲殺」,更可以減少生命的風險; 等到快繁殖時,也可以將公母分開,避免繁衍過多後代。其實像「生命」這類有延續性的,也未必非照課本進度不可。這個月這幾班來上,下個月後幾班來上,或許更可以保障生命,也更清楚生命的延續與變化過程。
幾個月前即發生國中生闖進大學的水池,拿鞭炮轟炸烏龜,已突顯出學生對於生命的不尊重; 現在,既然課本都有類似的教材時,我們都應審慎面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