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追風箏的孩子
風箏那只符號,讓兩個小男生湊合在一起,但也因此而分裂; 風箏的線,象徵著情感的維繫,也藉由風箏的高飛,隱含著兩人各奔前程,遠走高飛。看完「追風箏的孩子」之後,心裡很感動,然而在感動之餘,也不免想發出忿怒不平的聲音。
◎內容大意
追風箏的孩子一書當中的主角—阿米爾和哈山,小時候曾經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一起上山談心、丟石塊、爬樹、放風箏; 後來,村裡舉辦了一場風箏大賽,無奈哈山為了要去追一只藍色風箏,而和阿塞夫(普什圖族)有了種族上的衝突,哈山雖然知道此事,他的自私和懦弱但卻選擇背叛和逃離,使得原本的友誼,出現僵局與磨擦; 阿米爾一時的懦弱, 卻成為一輩子揮之不去的愧疚和悔恨。阿米爾一度為此搬到美國長居數年,總以為可以擺脫此事件的困擾,沒想到哈山的影子依舊在阿米爾的心中,縈繞不去。幾年後,阿米爾為了向哈山道歉,特地從美國再飛回阿富汗,卻發現人事已非,哈山結了婚,也生了索拉博; 然而,就算兩人重逢,哈山仍然不計較過去的種種,和阿米爾仍是忘年知交,也難怪哈山從小到大總是不停地在阿米爾的耳邊說道:「為你,千千萬萬遍…」。
◎友情
上一期的天下雜誌,曾做了一個封面報導:「大人的友誼」,看了之後,和「追風箏的小孩」有相同的共鳴與感受;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總覺得這兩本書共同給我的感覺,營造出一種生命掙扎與交互運作的歷程,就像有一股感人肺腑的血脈,在皮膚裡流淌一樣,溫潤,柔和。小孩子的單純友和大人職場、社交的友誼畢竟是不同的。余秋雨先生曾經說過:「人世間最純淨的友情只存在於孩童時代。」乍聽之下,有些可悲,有些真實。回想從小到大的自己,和朋友的相處,那種單純的信念與熱情,都逐漸被時間、朋友的數量慢慢淡化、稀釋,這正印證了余教授的一席話。於是,我學習用各種方式,將那些怨恨、對立、衝突的,春風化雨!
◎種族
除了友情問題之外,追風箏的孩子還突顯一個嚴重的社會現象,也是個人強烈不能接受的:「種族歧視」與「主僕現象(較不明顯)」。阿米爾和哈山是不同種族、膚色、長相各異的朋友,也是阿米爾家中的主僕關係; 照理說,以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現在的台灣,大多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在阿富汗回教世界的長期動亂、宗教文化對立、政治、階級的不平等絲毫不容許有種族、膚色、生活方式不同的人彼此相處在一起,甚至是性愛、情慾也不為他人所接受。阿米爾雖然知道哈山被欺負都是因為種族問題,也知道阿塞夫不願見到和自己同種族的阿米爾哈和山做朋友,但是阿米爾無私與包容的態度,還是選擇用接納的方式,和哈山做朋友。
難道,在一個走向全球化的時代,還需要去刻意隔離種族的問題嗎?弱勢族群就注定要被欺凌、排斥,甚至死得毫無尊嚴?
◎樂觀面對
阿富汗一帶同時也是戰火連連的地方,然而當地的人民卻早己習慣這樣的情況,儘管恐懼,卻不願搬離自己的家鄉,選擇用正向、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一切,總認為離鄉就是斷了根。雖然是政權、宗教等外來因素,還是無法斷絕阿富汗人的生命體。現在的我們,是不是有堅毅的精神與勇氣去面對強權與不可抗拒的衝突呢?
◎結語
其實,一個社會在面臨文化崩解、社會糾纏與人性考驗的時候,往往是最難渡過的。「追風箏的孩子」這本書融合了這三大主軸,用最感人的方式,詮釋了文化、社會階級與友誼的課題,讓我們對於生命的價值,有更深層的理解。「追風箏的孩子」,雖然不是將主題聚焦於「風箏」上,但卻是藉由「風箏」帶出多元面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