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帶領說課、觀課、議課的歷程

 

觀課議課,翻轉教學風氣

這二年來,教育部極力推動觀課與議課,希望教學現場的老師,能嘗試開放教室,讓可信任的夥伴入班觀課。會有這樣的計畫產生,其實也是翻轉教學風潮下的一股新力量,期盼改變能從基層(教師)做起,自動自發,讓教室裡的「山大王」,能有和社群同仁相互交流、激盪的可能。

    關於公開開授課,其實自身也有無數次上場的教學經驗,尤其身為國語輔導團的一員,面對新興政策與教學,更有著責無旁貸的重責大任; 因此,就算挑戰重重,困難當前,我()幾位輔導員,依舊充滿熱情,併肩往邁進。

    就從去年的春天開始吧! 猶記得當時一位校長的邀約,請我除了在周三進修分享觀課議課的理論之外,也可以利用「非周三下午、有學生的時候」,實地入班授課,邀鄰近學校有興趣的老師一起來觀課,帶領教師如何「觀一堂課、議一堂課」; 當時,誠惶誠恐,面對不熟悉的班級、不熟悉的課室氛圍,一大群老師搬椅子端坐於後,每一分鐘的教學互動、每一項的不熟悉與不曾有過的經驗,帶給我莫大的恐懼; 但,為了克服這項艱難的工程,我慨然應允,也開始展開了一條課程設計、模擬演示的路。

 

共同備課,讓課程準備地更紮實

    這條路,以教育部的專業用詞來談,即為「備課(共同備課)」,然,因時程的緊湊與迢迢的路程,我無法密集與該校的老師做足面對面的共同備課,我只能透過信件與社群軟體的通訊方式,將我想要表達的淺見與老師分享; 又或者,每當空閒時,我便在教室裡,攤開一本又一本的教學指引,與對教材與教學有興趣的老師共同研討,集思廣益,匯集各式的教學點子於教學流程裡; 過程中,大家拋出自己的想法,彼此分享著沒有想過的教學策略,拋磚引玉,你問我答,多麼地充實、精進、有意義。幾番思索後,這不就是「共備」的好處嗎?我分享,你學習,他回饋; 你分享,他學習,我回饋; 大家把焦點聚焦於共同的特定主題上,毫不藏私,集體增能,專業成長,最終受益的,不只是自我本身,更是孩子們。

    共同備課完之後,我內心有著很大的衝擊。目前行之有年的周三進修,往往有時老師們開著車,東奔西跑,為的就是聽一位大師的經驗分享; 但,當我們沒有大師指引,也沒有時間到外地參加進修時,如果校內可以自己組成一個社群,彼此研修,遇到有問題的時候,大家說說自己的想法,或把問題到一個平台上,讓大家討論,不也是很好的一種進修管道嗎?

 

說課,讓老師們更聚焦於課程重點

    二個月過後,我的備課是否有成效,完全建立在老師「觀課」與「議課」的過程。嚴格說來,在我授課前,宜有一個「說課」的流程,只是大家鮮少提及。所謂的「說課」,便是希望教師在教學前,能利用約莫二十分鐘的時間,說說看自己的課程設計原則、理念、教學流程等,希望這一堂課中,觀課者能夠看什麼,包括「是我上課不夠有趣嗎?不然為什麼以前上課時,小朋友學習都意興闌珊?」、「是我設計的問題太困難嗎?不然為什麼我上課時,學生常找不到重點、不知如何回答我的問題?」、「是我班級經營的能力不夠好嗎?請你們幫我看看我是不是班經有問題?」有了「說課」,觀課的老師就更容易依照這些判準,在四十分鐘的過程中,掌握到要觀課的重點。

而在「觀課」的時候,也往往出現許多不同的論述派別,「究竟觀課的重點宜聚焦於誰?」、「觀課記錄表應該如何記錄?」針對「聚焦於誰」,有的說是看老師的教學,有的說是從學生的反應判斷出老師的教學是否成立; 而我則認為,不宜完全偏頗,而應兩者兼顧,才能中肯回應這堂課。而如何「記錄」? 有的將教師上課的一言一行的時間,詳實的記錄下來,有些記錄了幾號同學和誰的互動次數,有些紀錄了學生發言的內容; 我的想法則是,簡單記錄即可,宜花更多時間去看學生之間的互動,也看教師的教學情景; 遇到特別的狀況時,再予以記錄即可。

 

觀課,結合語文教學的重點

    那一堂課,雖有信心,仍舊沒有把握。四十分鐘的課程裡,我的教學重點涵蓋了閱讀的幾個重要策略,如「預測策略」、「推論訊息」、「圈畫疑難字辭」、「歸納訊息」、「尋找具體證據」、「情意教學」,最後,再採取實際操作的遊戲(活動)與搭配學習單,做為整堂課程的核心。在課程裡,我融入了語文學習應該具備的能力,包括聽、說、讀、寫、作。「聽」:「誰發表想法,眼睛就要看他、尊重」、「說」:「你可不可以用完整的話再流暢地說一遍?」、「讀」:「現在請你們默讀、放聲朗讀這個段落」; 「寫」:「請你們運用平日做筆記的方式,把黑板的重點在三分鐘內記下來」、「作」:「你們有沒有發現這篇文章就是一篇作文一樣?所以以後寫作文可以仿照這種模式來完成」。

 

議課,雙向回饋,說出課程的感覺

    這堂課,四十分鐘悄悄地溜過了; 初次登場的公開授課,在我的心頭,終於放下了一顆大石子。我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了渴望求知與學習的眼神,孩子的學習究竟有沒有效、我的教學是否有成功,仍待「議課」的時候,與老師們共同討論,方可得知。我帶領老師做「議課」,每一位老師都必須說說看在這一節課中「看到什麼」,可以是對教學者的行為做論述,也可以對學生的反應做評,當然包括了缺點、優點、建議、疑惑,則可以一併帶入提問裡。

    一開始,每一位老師都面面相覷,不太敢發言,擔心自己的回饋不夠專業; 但經過我的舉例之後,老師每一個都暢所欲言,把自己的經驗與這一堂課做連結,十足地展現了自身的專業。而原訂一節課的議課時間,竟然互動了二節課,大家幾乎都欲罷不能!

    有老師詢問:「為什麼想用預測策略當開頭的引起動機呢?未來在上國語課時,應該怎麼帶預測策略比較好?」、「如果自己是比較放不開,又沒有什麼創意的話,應該怎麼讓教室氣氛活絡呢?」、「我覺得小朋友幾乎有九成在思考,沉浸在學習氣氛中,我覺得教學很成功」、「我發現有的小朋友一直想發言,但有的小朋友卻一直羞於表達,你會怎麼引導不敢說話的子呢?」、「我很喜歡老對學生的正向用語,充滿能量」、「我看到老師很有耐心地引導孩子勇敢說自己的想法」。

    我在老師的回饋裡,也給予簡單的回應。

 

回饋與省思,讓我們的教學更精進

    在這一場說課、觀課、議課的真實課堂中,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我覺察了一些教學省思,茲就幾點與各位老們分享:

  • 對班級不熟悉:通常授課時,借用他校的學生,頂多只有一、二次的碰面與討論機會,對於學生的個體差異、班級風格並不熟悉; 因此每一次學習的氣氛塑造,對我而言都是一項挑戰,但也因此才能磨鍊出我的應變能力。
  • 學生的學習背景:當我要與孩子互動時,由於我不太清楚該位學生是否常表達?或是否有特殊狀況; 通常我會從外表初步判定,但並非每次都成功。例如,某位小女孩外表清秀,我要點她回答時,鄰座同學卻說:「老師,她是資源班的哦!,應該沒辦法回答」。
  • 城鄉差距所造成的落差: 我曾經把同一套教材,嘗試在市區與偏鄉的同年級班級試驗,結果發現,城市裡的孩子覺得我設計的課程過於簡單,且學習單的完成率幾乎高達八成; 而偏鄉的孩子,從一開始的引起動機、發展活動、綜合活動,再包括習題的習寫,就出現了一些問題; 可見,同樣的教材,在不同的地區落實,仍是有差異; 這也提醒教育當局,再推動教育政策時,務必要考慮到城鄉之間的差異。
  • 教師要「觀察什麼」:這幾年來,「翻轉風潮」不斷地提醒老師,儘可能地在上課時,給孩子多一點討論、思考的機會; 但現場有一些老師,不知道「討論、思考、表達」的重要; 當老師們看到我上課時,卻質疑怎麼一直在帶討論? 都是學生在說話? 完全沒有看到老師在上課,直覺這堂課很無趣。因此,希望教師能把「學生主導」的課程,視為未來教學的方向。

 

結語,每一次的觀課議課,都是全新的挑戰

  •     ; 這幾年,也陸續受邀到不同的學校、班級公開授課,對我而言,更是一大挑戰。然而,將軍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身為一位國語文的輔導員,也沒有選擇說不的可能; ()都在戮力向前,帶給現場老師們不一樣的教學視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