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語演說的參賽與指導經驗分享    /林彥佑

 

內容的鋪陳是極為重要的。那該如何鋪出一篇好的演說稿呢?其實演說稿有某種程度上和「作文」相似,但卻不是百分之百相同。演說稿,一般而言,區分成「前言、正文、結尾」。

(一)前言:有許多鋪陳的方式,可以採用疑問句(你知道課外書對於學生的學習有多重要嗎?)、排比句(讀一本好書,就像沈浸在中; 讀一本好書,就像徜徉在柔靜的曠野中; 讀一本好書,就像置身於百花齊放的花園裡…)、開門見山(所謂好書,就是可以啟迪人性,發揚善念…) 、名言錦句法(古人說,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新聞法(曾經有科學的研究指出,多讀書的人,不但可以有活絡的腦細胞,還可以…); 種種的開頭方式都可以依選手的喜好與經驗來做選擇。一般來說,以四到五分鐘的演說時間而言,前言大概佔三十秒左右; 接著就要想辦法過渡到主文。

(二)主文:主文為全文的重心所在。一般而言,採總分總的方式,最能清楚展現架構,也最能讓評審委員馬上進入到主題層次,更可以避免自己的內容過於紛亂。所謂的「總分總」,亦即是讓「分」成為有條列式的呈現,如「總分分總、總分分分總、總分分入分分總」,通常,習慣採取「分分分」的三分方式,最引起大家的記憶與共鳴。這「三分」的起頭方式,大致為「首先、其次、最後」,例如:「首先,我認為使用手機會影響學童的視力…。其次,我認為手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最後,我認為手機的電磁波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大腦發育…」。這樣的架構是最清楚明瞭的。

    有時候,也不見得所有的主題均適合採取這種方式,端看選手的經驗與能力來判斷,例如:「我的戶外教學經驗」,則比較傾向於前言經驗敘述經驗啟示結尾,亦即國小學生在課本中常見到的「記敘文」類型; 又如「成功與失敗」則傾向於並列型論述,其結構為「總說成功的經驗失敗的經驗成功與失敗的關係結論」。好的主文,恰如作文常見的「豬肚」,必需豐美厚實,才能引人入勝。而主文的豐美,則來自於平日的廣泛閱讀與生活經驗的多寡。

(三)結尾:響鈴之後,即需開始鋪陳結尾。結尾通常先採取一段與主題相關的名言佳句; 選手平日即需累積許多好的句子,並練習「活用」,如:「沒有礁石,哪激得起美麗的浪花; 沒有挫折,哪能顯現出成功的可貴」(題目為「挫折與我」); 「運用」只是將原本的錦句重新說過一遍,而「活用」則是能遷移到各個主題(但不可過於牽強,否則可能弄巧成拙)。結尾時不宜出現新的論點,或偏離前言、主文,可以延續主文的內容,迅速作結,也可以歸納主文的重點,可以是期勉法,也可以是設問法,也可以前後呼應,這一切的運用,都靠選手平日的經驗來決定。

    除了內容,咬字發音與語調、語速、語情也是相當重要的。選手平日必須準確地唸注音符號,特別是捲舌音與不捲舌音,因為這些注音符號的發音,最容易讓評委知道你是否有演說或朗讀的基本功,其餘如ㄟㄝ  ㄤㄢ  ㄛㄡ也都要逐一練習,而去聲則要強而有力,上聲則要考慮全上或半上,平聲與輕聲也要留意。語調若有高低起伏、抑揚頓挫的變化,能讓聽眾聽得悅耳、感受到聲音的靈動,如果一直停留在很平穩或很高亢的聲音,則容易讓人感到不舒服; 至於語速,則為「說話的速度」,正常約一分鐘150字左右,過慢易讓人感到不耐煩,過快則又讓人有壓迫感,而且說話速度太快,也較缺乏思考的時間,間接影響下一句的思考; 平日可拿國語課文加以練習,讓不急不徐的速度成為「自然的說話習慣」。至於語情,則是「說話的感情」; 當悲傷難過時,語情顯得緩慢而低沉,當高興喜稅時,語情則快速而高昂; 語情有了變化,能夠讓說話的感覺顯得更栩栩如生,也更有張力,能吸引評委的注意力。

    說話的魅力,是要靠平常訓練的,平日可以多聽談話性的節目、廣播電台、主播報新聞、文章朗讀檔…等,可以找幾位值得學習的對象加以揣摩、練習,再融入自己的風格,就能成為自己獨特的演說個性了。平日的說話,可以嘗試用錄音機、攝影機錄下來,聽聽看速度是否過快、過慢,是否有掌握到語調、語速、語情的關鍵,是否有正確又自然的咬字發音,是否有多餘的口頭禪或贅字詞,是否有結巴或語句不順之處,總之,好的演說除了台風的自然、內容的充實,也要注意到說話是否說得好聽。

    國語演說確實是一項困難的競賽項目,但其精妙、趣味之也只有沈醉其中的人,方能了悟的; 筆者參賽、指導、命題、評委多年,常與選手們分享演說經驗,也常嘉許選手,得名固然值得高興,但就算沒有得名,在準備的過程中所閱讀過的篇章,所咀嚼過的文句,不也是增長智慧的一種方式嗎?國語演說,是國小階段中說話教學的最高層次,它的內涵包括了說了、說好、說到、說美,是一層又一層的能力積累,相信只要能找到演說的訣竅,必能在演說的場合,留下美麗的身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