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語演說的參賽與指導經驗分享/林彥佑

在國語文競賽的各組項目中,被公認為最有挑戰性的,莫過於「國語演說」了; 儘管如此,每一年仍有為數不少的選手躬逢其盛,見證了國語演說的精妙與趣味。國語演說,說難不難,說易著實不易,有多數的選手,參與了盛會之後,便愛上了演說; 當然也有另一半的選手,從此敬謝不敏; 其箇中滋味,只能用「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來形容了。

 

三十分鐘的台前準備

競賽之前的抽題、準備,共有三十分鐘,確實是「分秒必爭」,如何善用這三十分鐘,真的是需要練習、累積經驗。要在三十分鐘之內寫一篇完整的「演說稿」,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選手只能寫「演說大綱」,鋪陳接下來的所有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我會要求選手做到以下三件事情:
(
) 做水平思考,將與主題相關的材料,全都迅速地在腦海中掃過一遍,並記錄下來,例如,題目為「環境保育之我見」,參賽者須趕緊想出與「環境保育」、「我見」的相關詞彙、用句遣詞、故事、影片、親身經歷、國內外新聞、正反立場等,馬上寫在紙上。
(
) 接著,再開始鋪陳演說大綱,將上述的材料去蕪存菁,東搬西挪地確定要將這些素材擺放至哪個位置,如前言、主文、結尾,並試著延伸出更多的內容,當然,帶進準備席的紙本資料一定要分門別類,並事前研讀,以便在有限的時間內旁徵博引,組織成文。
(
) 在最後五分鐘時,試著在座位上演練一次,包括手勢、表情,此時也許台上正好有選手在演說但別被其表現所影響。當自己先演練過時,上台比較不容易忘詞、支吾,也可以掌握時間。

 

上台與台上的要領

上台前,請務必整理好自己的服裝儀容、髮型,試著將微笑掛於臉上,從容上台; 站定後,眼神自然地看過在場的評審,儘管有些評審可能忙著翻評分表、題目條,但也請選手保持一貫的笑容。或是選手可以用眼睛的餘光,注意哪位評審正在看你,便趕緊看評審,為的就是讓評審對你留下好感。當選手敬禮時,常會出現頭髮往前散落的情況,因此頭髮較長的選手,儘可能地綁好,也可避免風吹而導致手不地撥髮。

「演」之「手勢」

在台上演說時,記得要有「手勢」(演說的「演」,即為簡易的手勢、肢體動作),但不過分誇張(如身體左搖右擺、前傾過度、上台移動腳步; 手勢應有變化,所擺放、伸出的位置也應略有不同,不宜左手伸完換右手,右手伸完換左手,如此太有規律的手部動作,容易導致評審頭暈目眩。手勢偶有握拳,偶有張開置放於胸前、腰旁、耳際、高舉、下垂等不一而足,只要自然即可,不刻意記憶。)


「演」之「表情」
   
在演說時,表情極為重要(表情亦為「演」的一部分),悲傷難過時可展現皺眉之貌,高興喜悅時可展現笑容; 微笑固然重要,特別是國小的學生,笑容為最迷人的印象分數; 但也得視題目、演說內容而展現不同的笑容; 若抽到的題目為「令我難過的一個畫面」,則要調整笑容,或只在問候時展現笑容,或在內容稍平和時展現淺淺的笑。在演說最後時,不論覺得自己說得好或不好,都要給在場的大家一個真誠的笑容與感謝:「我的演說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聆聽」,接著,鞠躬敬禮,優雅下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