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年底,歷任教育部長對於台灣教育的十項政策,提出一些建言,期許未來在教育的路上,能夠越走越精進,取得更多人的信任感。對此,筆者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首先,在任何的政策推動之前,都應先完整規劃說明會或公聽會。現在有許多的教育政策,都是政府一味地「先斬後奏」,政策先出來,再辦公聽會,再要求親師生配合,想當然爾,一定會造成代溝與爭議,甚至被視為不尊重。若在公聽會時,先預告何時可能會推行什麼政策、預計幾年後開始實施,如此才能讓親師生有更充份的時間去思索如何因應、提供建言。公聽會的場次一定要足夠,不能只以北、中、南區來辦理,某些重要的教育政策,甚至需要到各縣市、各鄉鎮去宣達,讓師生聽取簡報。
   其次,任何的教育政策都要顧及到「社會正義」,特別是「弱勢族群」; 舉例而言,大考/會考舉辦英語聽力當然有助提昇英文能力,但是偏鄉地方是否有足夠的英語師資與英語設備、英語補救?又如十二年國教,倘若弱勢族群沒有錢學習才藝、參加競賽,是否意謂著未比先輸?如果弱勢孩子要參加面試,他們沒錢製作精美的檔案,沒有車馬、住宿、報名費供他們到各縣各校去面試,是否在起跑點就吃虧了。除了弱勢之外,菁英教育也須重視,因為台灣要進步,仍需菁英人才來帶領,不能一味地拒絕能力分班,而是需在某個程度上,開放讓頂尖學生相互激勵,才能讓他們出人頭地,帶領未來的台灣。
    再者,政策的推行也應確實符合時代。既然現在的教育走向是多元、活化、創新,各式的甄選、校內考試方式就該跟著改變; 同時也要確實落實「不能唯學業獨尊」,而是政府必須想方設法提供更多選才的方式; 既然有了各式選才的管道,也進入到多元的學科系所中,再來就得看目前的產學合作情況,是否可以讓現有的畢業學生,能學以致用,並且能順利找到相關的工作,而非畢業即失業。目前的失業率攀升,月薪動輒22k,這不僅是職場就業的問題,更是教育當局在學生入學時未設詳實的人數門檻所導致的,因此,「產、官、學」三方的合作,確實有必要。
    因為有政策的推出,才能讓我們更思考如何做得更好,才能讓我們的學子學得更符應時代性。倘若在政策推行時,能有更周全的計劃、辦理與師生能參與的公聽會,並在實踐政策時,取得拔尖扶弱的平衡點,迎合現在教育思潮所需的元素,相信我們的教育政策,一定能越走越成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