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社福團體針對兒童相關問題的一項調查顯示,男生未來最想從事的職業,是電腦工程師,女生最想從事的則是演藝人員; 國小學生最不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寫作業,包括反覆練習的生字語詞、學習單、作文…等,而國中生最不喜歡的則是寫週記、寫新聞時事、寫考卷…。近幾日來,和兒童相關的新聞確實很多,尚包括了五年來兒童人數銳減六十萬人,明年兒童節的作業問題等; 也因為許多的兒童問題,更導致許多「未婚、未生」的男女們,不敢去奢求「生小孩」的事。
身為教育工作者,其實也很想為現代的兒童編織一個「夢」,這個夢是這樣的:「每天早上到學校,老師會喊著: 誰還在看國語、數學的?快收起來,趕緊把漫畫拿出來; 第一節課了,誰電動玩具還沒拿出來,同時把秘笈翻到第二十頁; 下課鐘聲響了,遊戲還沒過關的不能下課(結果全班都不想下課); 接著,吃飯了,今天吃漢堡、薯條、可樂; 午休到了,又是最陶醉的玩具時間; 放學了,抄聯絡簿,作業是小說一回,電玩破三關、組合遊戲,明天考電腦秘笈…」,同時,老師正在輔導一位沒帶零食和卡匣的小朋友。
這些「夢」,真的在我的夢裡出現過,也曾經和孩子聊過,每個孩子都露出不可思議的眼神,同時又引頸期盼著這樣的校園生活可以真實出現。當爸媽的都知道,只要叫孩子寫作業、讀書,孩子發出來的聲音,一定是「吼」,但要孩子玩電腦看電視時,聲音一定是「耶」,這樣的反差,也代表著孩子對於現有、刻板、單一化的作業型態,有極大的排斥,而老師與家長們又缺乏一套可以吸引他們自動自發的學習利器,所以長期下來的結果,當然就是「『哀』鴻遍野」; 而電腦等資訊設備之所以廣受喜愛,在於沒有考試壓力、聲光色的刺激、遊戲情節的精采、又是虛擬、可即時線上互動的軟體,孩子不喜歡才怪。
這是兒童最嚮往的「校園王國」,但卻是可欲不可求的; 我們台灣的師長活得太嚴肅了,連戶外教學都要寫旅遊心得、看電影也要寫觀後感、校園活動也要填學習單,連節慶假日都有一堆相關的知識要記…; 最浪漫的夢想更可能被批為「惡搞教育」,然而,仔細想想,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天,將這些「夢」作為兒童節的節慶活動,哪個孩子不高興?坦白講,能不能就在一年內,滿足主人翁一天呢?
明天就是兒童節了,我只是個小小的老師,對於現狀也無法改變多少,但真的很希望我們孩子「上學去」真的是「上學趣」,他們過的是「無壓學習」,而非「填鴨學習」,是「快樂學習」而非「快累死學習」。
有個天馬行空的夢想,在夢裡都會陪著孩子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