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圍棋人生

 

班上一個小朋友拿了一個比賽的獎盃給我看,原來是他參加了圍棋錦標賽,獲得第三名。看到他的榮譽,真希望有一天他也能當上小小的「職業棋手」。

    身為師長的我們,常常鼓勵家長若有餘力,可以帶孩子學才藝,如鋼琴、書法、繪畫、舞蹈等; 但是像圍棋,其實並不熱門,也不易找到相關的師資,但是我們仔細觀察班上學習圍棋的小朋友,往往具備一些不凡的氣質。

    下棋需要專注力,必須謹慎地思考如何放棋子,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對方圍攻或吃棋; 而且下棋將我們的視線投注在棋盤與棋子上,從小範圍聚焦,更有助於培養專注能力,進而達到小處著眼,大處著手的處事態度。

    下棋也培養著耐性; 聽選手說,有些棋局可能從早上十點,不間斷地比賽到下午四、五點,尤其實力不分軒輊的時候,更不可能 三兩 下就「清潔溜溜」,這時就是考驗是否有耐性了。下棋的時候,面對的第三個對手就是「安靜」,也就是在比賽誰具備「平心靜氣」的功力,因為長期與「安靜」為伍,更能培養孩子沈得住氣、靜得下心、調節呼吸的能力; 也能從靜心的氣氛中觀察「人」,看對方的情緒、態度,學會察言觀色。

    圍棋的賽局就好比是社會的縮影,棋盤是人生,棋子是生活的方式與步調,一手操控,我們可以以退為進,也可以步步為營,可以以守為攻,也可以攻無不破。當一場棋結束之後,必然有勝負之分,因為經常在棋盤上面對輸贏的經驗,相信對於人生處事上常面臨的高低潮與壓力,也較有應對進退的能力。下棋時,也告訴我們,每走一步就必須徹底思考,棋手無回大丈夫,猶如人生一樣,踏錯路就一失足而千古恨呀!

    下棋也是一種預謀計畫、高瞻遠矚的理性活動。您知道嗎?當棋手下一顆棋子的時候,其實他的腦海中已經走到二十步以後了; 就像作家在書寫當下的時候,其實腦子已經佈滿整篇文章的構思了。會下棋的人,應該都知道不能只是守住「這一刻」,反而要有統籌全局,運籌帷幄的雄心與遠見; 亦即要預先知道對方下一步可能怎麼走,我走了之後對方可能又怎麼走,無形中整體視野將逐漸由點而線,由線而面。

    在圍棋裡,我們看到黑棋與白棋; 事實上,這是有歷史典故的; 當我們成天在培養孩子許多潛能,教孩子下棋的時候,實不應該侷限在「黑白人生」當中,我們應該慢慢觀察,看看究竟圍棋帶給孩子什麼生活上的經驗與行事規準,才能從中提煉出「彩色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