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式的句型練習
前言
許多老師感嘆學生語文程度不佳,請學生寫一篇文章,不是「支離破碎」就是「辭不達意」,再不然就是「錯字連篇」; 文章寫不好,有個很重要的關鍵,那便是「句子」的根基建立得不夠紮實; 在筆者的教學經驗中,發現只要能讓學生多練習「句子」,自然而然就能提昇其寫作的能力。本文將以「融入式句子」做為範例,將以「辛苦」為題目,做各式樣的句子練習,教師不妨在教學時,適時讓學生交互使用。
融入式句子練習
一、 融入修辭:在國小語文中,常見的修辭為類疊、譬喻、擬人、誇飾、設問。
(一) 加入「類疊」:媽媽每天都在廚房裡忙進忙出的,非常的辛苦。
(二) 加入「譬喻」:辛苦的蜜蜂,就像考生一樣,每天都為下一步在打拼。
(三) 加入「設問」:他每天辛苦的賺錢,不知道自己的生活重心在哪?
(四) 加入「誇飾」:學生自行作答
(五) 加入「擬人」:學生自行作答
修辭技巧約有三十種,教師可以針對課本所出現過的,給予練習。
二、 融入成語:成語可以將眾多的字意濃縮為四個字,它是一種化繁為簡的表現方式; 現在有許多學生從課外讀物中「輸入」了很多成語,卻不知如何「輸出」應用; 教師可以選擇課文內、補充教材出現的成語,輔以造句來使用。
(一) 井底之蛙:他想要脫離井底之蛙的眼界,就必須辛苦、認真的讀書。
(二) 萬紫千紅:這隻蝴蝶在萬紫千紅的花叢中,辛苦的採蜜。
(三) 七上八下:拿到考卷之後,他心情七上八下的,只能怪當初他不辛苦唸書。
(四) 不約而同: 每個學生都不約而同地從圖書館裡走了出來,想必讀書一定相當的辛苦。
(五) 多如牛毛: 這顆糖果上面,有著多如牛毛的螞蟻,正在「搬貨」。
成語不一定要和「辛苦」的意思有關係,只要是「成語」,都可以透過字句的活用、想像,加以融入。
三、 字數限定:有些學生為了應付作業,所以造句總是停留在「有寫就好」的階段,所以常出現不到十個字的造句,如「媽媽很辛苦」、「我一直看書,很辛苦」; 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造句必須達到十五、二十字,就算內容乏善可陳也無所謂,重點在於培養「增加寫作字數」的能力,也為「作文的字數」奠下基礎。逐步要求之後,將會出現「媽媽從早到晚一直忙家裡的事,相當的辛苦!」; 「我每天都讀書到晚上十點,感覺真辛苦」; 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再慢慢要求成語、修辭…等。教師可以採用「逗點式」的教學方式,例如,學生只說一句的時候,教師便說「逗號」,習慣之後,學生就知道還得再往下接一句了。
四、 融入節慶、人名:相信老師在批閱學生的造句時,一定有一種經驗,每個句子寫出來的,都和課業、打電腦、挨罵有關,這是生活經驗不夠所造成的; 教師不妨可以讓學生試著加入節慶、人名、旅遊景點、地名等,相信一定可以拓展視野,教師也不會批改得索然無味。
(一) 加入節慶:
1、端午節一到,每位選手都奮力地划龍舟,真是辛苦呀!
2、過年到了,全家都辛苦地打掃家裡,準迎接嶄新的一年。
(二) 加入卡通或漫畫:
1、 若你的身材像多啦A夢一樣,要減肥可就辛苦囉!
2、 當你辛苦地做完功課之後,爸媽就會讓你看海綿寶寶啦!
(三) 加入日月潭: 日月潭上有成千上萬的泳客,正辛苦地划著水,渡到潭的另一端。
(四) 加入花蓮: 這些單車客,一路從台中騎到花蓮,一定非常的辛苦。
學生熟悉的節慶、卡通人名、偉人…,至少都十個以上,寫出來的句子一定豐富、多元,若能與同儕互相觀摩,必能提昇學習效益。
五、 融入句型:運用「句型」可以避免學生寫作的口語化。使用「句型」時,不需要求學生記誦「層遞、因果、條件、承接複句」; 學生只要能通順表達即可。
(一) 不但…而且:工人在大太陽底下,不但要挖土,還要搬重物,真是辛苦。
(二) 因為…所以:因為有辛苦耕耘,才有豐盈的收穫,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三) 只要…,就能: 只要能體認到父母的苦心,就能付出自己的孝行了。
(四) 一…就: 一看到自己的考卷都是紅字,就知道今晚得辛苦惡補了。
習作裡經常有「句型」的運用,教師不妨稍加指點,以期讓學生寫得更通順。
六、 融入名言錦句:這是修辭中的「引用法」,也是最有深度的造句之一,學生必須熟背名言錦句,才能使用這種方法。
(一) 一枝草,一點露:「一枝草,一點露」,就算你天生不如人,只要辛苦一點,就能出頭天。
(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雖然你辛苦的找了老半天,現在總算有個不錯的結局了。
(三)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四) 宰相肚裡能撐船:
(五)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結語
要求學生寫好作文可能有些難度,但要求學生寫句子應非難事; 在筆者任教的班級中,每一課的造句練習,都是先「加油添醋,去蕪存菁」,再全班分享這道「滿漢全席」。句子的內容一旦充實,根基穩固了,要寫一篇作文,自然就容易多了!
- May 15 Tue 2012 09:00
融入式的句型練習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