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雄水圳開鑿始祖-曹謹
鳳山火車站出來,即是「曹公路」,全長約六百公尺,路上有許多重要機關,如警察局、銀行、市公所、電信局,堪稱是鳳山市最重要的發展區域; 路上同時建有「曹公廟」與「曹公國小」,而當地則屬「曹公里」,在曹公國小內有一棵又老又大的樹,則命名為「曹公巨樹」。
曹公究竟是誰?曹公就是曹謹,河南省人,於西元1837年被派住台灣,擔任鳳山縣的知縣。他剛到任的時候,就遇到鳳山縣乾旱,使得農民收成欠佳;因此盜賊就四處搶奪百姓的財物,導致民不聊生。於是曹謹便四處訪察民情,結果他發現,鳳山縣這一個地方雖然平原廣闊,卻沒有水利設施,難怪一遇到乾旱,百姓就沒收成; 有一天,他巡視到高雄縣九曲堂附近時,見到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溪水充沛,忽然靈機一動,便派人著手計畫修築灌溉農田的水圳,以便解決百姓乾旱飢荒的問題; 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這套灌溉系統歷時兩年終於完工。
雖然一開始曾遭到部分鄉民反對,但圳溝鑿通之後,許多地區都得到灌溉的好處,大家便非常歡迎。不久,兵備道兼提督(台灣最高的行政長官)熊一本前來勘查,對曹謹興建水利的功勞十分讚許,於是把這一整套水圳命名為「曹公圳」,還刻碑紀念呢!幾年之後,原來的曹公圳水源已不夠灌溉,曹謹又集資開築另一圳,稱為「曹公新圳」,而先前開墾的就稱為「曹公舊圳」。它的支線經鳥松鄉夢裡村至仁武鄉的灣內村,流至八卦村的八控橋與獅龍溪會合,下游流經五和村高楠村西至左營區流入蓮池潭。
由於曹謹在任內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後來,在他被調往別處做官時,縣民還紛紛趕來為他送行,由於送行的人太多,甚至馬路都被堵塞了﹗鳳山縣民為了感懷曹謹的貢獻,便在鳳山市的鳳儀書院內建祠紀念他,名為「曹公祠」。日治時期,因曹公祠年久失修,所以拆遷重建,現在稱為「曹公廟」。如今,每逢國曆十一月一日,地方人士都會舉行隆重祭典,來紀念這位「功在高雄」的縣令。
曹公圳帶來八卦地區農田所需的豐沛水源,灌溉良田千畝,是農人賴以維生的水利命脈。至今,鳳山地區的水而已相當發達,雖然農田灌溉用途較少了,但凡是有農地的地方,依舊保留著曹公圳本流與支流的足跡; 也因為曹公圳是高雄農田水利會的主要灌渠,物阜民豐,才能造就今日高雄縣市繁榮的基礎。今日的鳳山車站前,已將曹公圳重新美化綠化,更增了休憩的功能,也成為發展鳳山觀光功不可沒的史蹟之一。
圖01394尚未整治的曹公圳,仍保有早期古樸風貌。
圖02006位於曹公路鳳山車站前,紀念鳳山知縣曹謹的曹公廟。
圖02070早期只有牌位的曹公廟,民國81年已以神像取代牌位。
圖02090整治後的曹公圳,已兼具觀光休憩功能。
圖02208 曹公圳的五孔水門,今日已成廢墟。(圖片出處: 鳳山市文化志工協會部落格)
- Nov 23 Mon 2009 14:32
大高雄水圳開鑿始祖-曹謹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