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這陣子的中小學生暴力、受虐案件層出不窮,教育部打算砸下十二億,打造一個「有品運動」的社會環境。對此,輿論四起,筆者想提出人看法。
在台灣,我們太迷信「花大錢辦大活動」的觀念,所以往往一個政策幾千萬、幾千億都跑不掉。「有品運動」又細分為藝術教育、環境教育、品格教育…等,而品格教育更是核心主軸,是由內及至外的,並非砸下金錢就能改造的。
昨天正是西洋父親節(六月第三個星期日),歐巴馬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家庭的缺憾,政府難彌補。」歐巴馬在二歲時,父親就離家了,而由其祖父母和母親撫養長大; 如今,歐巴馬為人父,他深知父母親對一個孩子、家庭的重要性有多大,所以儘可能的時間,全都留在家裡陪女兒。
所以當我們看到悲劇發生時,有大半的肇事者都是來自於不健全的家庭,這正是元凶所在。今天政府花了十二億來打造有品運動,來強化師資、來印製書籍、來舉辦活動…; 我想問,誰不知道什麼是「品德」?今天的問題應該說,大家都知道品格是什麼,只是沒有辦法付諸實行!砸了錢,就可以做到嗎?
再把「家庭」和「品格」做連結,為什麼父母親不能好好疼愛子女,寧願去外面喝酒、勾當,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庭已經無法滿足他在生活、休閒的需要,也無法滿足其謀生的需求,所以不得不在外工作(或遊手好閒)。所以教育部的十二億有品經費不能只在教育的區塊投注,更應該和社福機構、內政部相關部門等做橫向連結,才能有最好的效益。
所以,當我們問說「孩子怎麼了」時,其實更深層的問題就是教育、社會、兒福、經濟等各問題的總和。我常說,教育不是只有學校的事,舉凡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全都是要負相關責任的。如果大環境不改,那學校投入再多的資源,當局投入再多的經費,也是無濟於事。
- Jun 22 Mon 2009 12:50
孩子怎麼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