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葉飄香端午節
俗諺說,「未食五日節,破裘毋甘放」,意思是指還沒到五日節,冬天的衣服最好不要收進去,因為隨時有變天的可能。五日節就是端午節,也正我們最熟悉的日子,由粽子、龍舟、香包、菖蒲,還有一連串的屈原故事和立蛋活動所構成。
相信每個人都知道,端午節是紀念屈原而來的,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因為感懷局勢動蕩,國事不振,而投汨羅江自盡,當時國人非常不捨,擔心屈原被江裡的魚蝦啄食,故投入大量的粽子供魚蝦食用,以避免屈原的身軀遭受波及。時至今日,我們當然知道這樣的可行性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屈原一生的愛國憂患意識與文學情操,卻在民間廣為流傳。
端午節、中秋節和春節,並稱為三大傳統節日,雖然在工商業繁榮的今日,逐漸地不再聽信一些傳說與神話,但許多重要的習俗,仍舊在生活中延續,比方說大街小巷會包起肉粽,象徵著「包中」; 港口河流也辦起龍舟競賽,象徵力與與美; 幾戶人家也插起菖蒲,趨邪避惡; 在鄉下野草叢生之地,也會撒些雄黃,以避蚊蟲蛇類出沒; 小孩子也會掛起香包,求得福氣。
我想,在端午節最熱門的莫過於吃肉粽和划龍舟了。肉粽又區分為好幾種:北部粽、南部粽、客家粽、冰心粽、甜粽、粿粽,也有用竹葉或是月桃葉所包的,裡面包的內餡也因人而異,講究一點的還會包上飽魚、干貝、栗子…等。大人常叮嚀孩子粽子不要吃太多,要細嚼慢嚥,粽子不但熱量高也不易消化,若吃粽子必定要搭配大量的青菜; 大人也會和小朋友一起在正午時分玩起立蛋遊戲,但印象中從沒有一次成功過,反而是「玩破」許多雞蛋。有幾次,我們真的成功了,才知道那是熟的「白煮蛋」,且是立在有坑洞的路上…。小時候的記憶就是這樣地清新。
吃完肉粽,我們便會去愛河看龍舟賽,小時候各地的龍舟賽大多是在豔底下進行,只見選手們揮汗如雨,「奮力好幾搏」,一點也沒有疲累的樣子,反倒是觀看比賽的人,大喊吃不消。這幾年來,龍舟賽大多已改在夜間進行,一來除了天氣因素外,二來也是因為台灣許多河港口大多已美化了,趁夜間比賽正好可以點亮燈水,映照一個城市的美感,也打響城市的知名度。
端午節,除了竹葉片片飄香和龍舟點點燈火外,其實端午節也是一個柔性、感恩的節日。端午節是學子畢業前的最後一個節日,正逢大考小考接二連三的日子,除了包粽子隱含著考上好學校外,看到龍舟手賣命向前划槳時,每個學子也該為自己的理想大力邁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