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萬丈高樓平地起,意即: 凡事從根本做起,才能成就大事; 一棟高樓,也必需從地基打起,方能建成。有句諺語:「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的確,不只是攀山走路,舉凡求學、經營生意、謀事,都必須具備這樣的處事態度。
一個學生,必須在國小打好基礎教育,才能在中學深耕,接著在大學、研究所等專業領深造,如此一來,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也對自己的專長有「用武之地」。學問是一點一滴而來,也是由淺入深的學習的,就如同一棟高樓般,必須層層建起,才能有竣工的時候。
王永慶先生小時候,家裡是幫忙賣米的,但是他的經營方式和別人很不一樣; 他會主動去了解客人的需求,比方說一戶有多少人,他們的食量多少; 他會初略估算時間,等到那一戶人家的米倉快要空的時候,就會自動把米送到客人家去; 這種主動出擊的精神,讓客人不必大老遠到米店去抗米; 王永慶在鄉里深受好評之後,也奠定了往後他在企業經營上的手腕,建立了「台塑王國」。
最近出了一本新書:-「未來的十人才」,裡面提到「看護人」,意即是要付出心血來「看顧、保護」有需要的人,就好比父母對待子女般的態度。不論是去求醫、去接受教育、去購物,我們都希望被優質地服務、款待,這是一種人際間的互相尊重,也是一種心靈上的交流與慰藉。我想王永慶之所以成功,他早在半世紀前就看準商業經營的趨勢,也才能一步一步地築起人生的高樓吧! 知名的珍古德小時候只是純粹喜歡動物,最後就依循著興趣,建立起「猿猴專家」的頭銜; 李淳陽從小也是喜歡觀察小昆蟲,真到現在,才有「台灣法布爾」之稱; 近日某雜誌報導的吳季剛先先,小時候喜歡玩芭比娃娃、閱讀衣服的刊物,最後終於走上了時尚路線,設計了歐巴馬總統夫人的服裝,這不正是一點一滴的累積實力,創造成功契機的案例嗎?
許多人喜歡一步登天,做起事來總是踏不穩腳根就急著向上爬昇,或是抗壓不足,臨事退縮。就好比玩樂高積木一樣,急著完成,卻反而適得其反,把幾個積木給排歪了,反而上面愈排愈不穩,終究得拆下重新再來; 又像骨牌一樣,稍微不謹慎,就可能推翻了幾天來的心血; 那麼如建房子這等大事,豈能不腳踏實地,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來面對呢?
「千里始於足下,高山起於微塵」,告訴我們的是一種「貴在慎始」的重要性,不但要重視第一步,重視根基,在過程中也得真實地付出。有機會的話,不妨去看一棟高大的建築,看它的廣場是多麼地寬敞,看他最早是如何打地基的,或許你會更瞭解這句話的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