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重返活水湖
已經好一陣子,沒有這麼地親近一個城市了; 一個沉醉在山海間,美善共構的海洋小城。
兩年前,因為服兵役的關係,有幸選填到台東; 當時,軍中的朋友大惑不解地問我:「會不會後悔來到鳥不生蛋的台東?」我堅決地回答:「才不會呢!」在花蓮唸了四年的書,早已習慣花東的生活步調和好山好水; 每一次的造訪,就像是重回熟悉又充滿韻味的地方,掀起心中無限的欲望與想像。
初至台東,騎著單車,就沿著台十一線,一路北騎; 徜徉在山海之間的境地,體力的極限就座落在中華大橋下的活水湖。清晨的活水湖,彷彿淘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人煙稀少,遊客罕至,唯獨懂得享受的人,才有沐浴在晨曦裡的權利。也是因為那一次的晨起,才讓我知道活水湖是個游泳戲水的好地方。
大學畢業後,因為工作的關係,鮮少有運動的時間—尤其對居住在一個西部大城的我來說。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運動算是一種奢侈吧!直到踏進台東的土地上,腳步不自覺地慢了下來,生活步調也隨之緩和了不少,就像我很喜歡的一本書「慢活」裡所提到的—思考慢步調的生活,沉澱慢步調的心情,享受慢步調的情趣。
小時候,總喜歡拉著爸爸帶我到海邊游泳,或者玩水,或者踏浪,或者索性脫掉衣服就在水裡鬧了起來; 每次玩完回家,家中的浴室開始堆積大量的沙子,往往挨得老媽一陣斥責,然後然後,就是老媽用高分貝的音量說起整理環境的辛苦。隨著時間流逝,小時候的美好回憶,也逐漸被沖淡、稀釋。
直到大學,學校有了游泳池,我才敢放心地在池裡優游。我並不擅長游泳,但是偶爾在池中捷泳、仰式、蝶式,倒也吸引許多班上同學捧場。游泳的真正樂趣並不是強健體格,達到三三三的目的,反倒是能夠一群人在酷熱的暑氣裡,享受浸泡在水中談論八卦、相互潑水的樂趣; 幾個男孩子也偶爾眼睛胡亂飄個幾眼,欣賞「春光」。在池邊,有些害羞的女孩子,全身包著緊緊的,走路極其彆扭; 但是男孩子通常較大方,泳褲穿著,就放肆地在池畔遛達著。
在服役那段日子,我每每大清早就直奔活水湖報到; 泳客清一色都是健康型的老伯伯和一群輕艇隊的國中生。我喜歡在活水湖游泳,一來是因為水質是天然的,沒有加氯氣,不用擔心掉頭髮的問題; 二來是因為面積大,不用一直來回數趟數,只要游到盡頭就是了。在活水湖游泳還有一個特別的優點:當你游仰式時,可以看見都蘭山系就聳立在眼前,太平洋的浪濤聲就響在耳際; 早晨又能享受第一道曙光的日光浴; 游完之後,又能在旁邊散步,騎單車, 這不是最上等的享受嗎?
我還記得第一次去游泳的時候,竟然看到湖裡有魚。那是生平初次體驗到「人魚交融」的自然感受。看著那些魚,也能促使我必須發揮更大的體力去追趕上魚,但無奈的是,那些魚真如水中的蛟龍,可以一躍幾尺,衝刺一下,就竄到別的地方去了。
在活水湖游泳,就像在水中尋寶一樣; 游到中間,水深約莫二公尺,屬於潛在危險範圍,但其中有不少樂趣可言。張大眼睛,可以看到一些魚蝦毫無禁忌地談情說愛,也有隨波搖擺的水草,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貝類就踡伏在石子上,更可以看見被惡意丟棄的瓶瓶罐罐、輪胎,還有一些不忍多見的廢棄物。
在游泳的時候,除了四肢運動外,偶爾也會胡思亂想,甚至將在湖底所看到的景像,做一記述。我一直想到,在活水湖畔玩水的人,是抱著怎樣的心態?是愛護水資源,或是任意糟蹋?是來享受夏日風情的,抑或是來搞破壞的?尤其當我遠望這一片看似歌舞昇平的湖時,確實難以想像當中竟是隱藏著諸多生態殺手! 我甚至還一邊游,一邊擔心皮膚因為與水的第一類接觸,是否會染上許多莫名的怪病呢!
撇開理性的思維,暫時將心緒投奔在水的波動裡,好讓自己相信游完之後的徹底淋浴可以洗滌身上的藏污納垢,也說服自己相信水裡的浮游物是不會有任何機會滲進皮膚的。我堅持,拋開所有的顧慮,游泳就是要快樂的!!
退伍後,我重回台東唸書,依舊愛戀著那片波光如鏡的活水湖; 我仍然用最拿手的蛙泳,和湖裡的生命體再度相遇; 我仍然用最溫柔的韻律呼吸,和湖面的波紋,給合成最自然的交集; 我用赤裸的背膀,去召喚日光的洗禮; 我更用矯捷的四肢,代表對台東、湖水、游泳、的不減熱情!
在活水湖游泳,不會有擁擠的黏膩感,更不會有競速的壓力--一個屬於自我運動空間、休閒場所、身心放鬆的絕佳去處。原來,在我重回此地時,我更找回兩年前的那一頁與那些永遠銘刻心底的青春印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